中餐館綜合症

味精的事實:MSG安全嗎?

許多人在吃過多的中國食物後報告感到不適,以致感覺到中國餐館綜合症。

沉迷於味精引起的中式自助餐後,是否會感到疲勞和頭痛?還是僅僅是因為吃了太多食物 - 經常在重油中煎炸 - 在一個環境中?

什麼是中國餐館綜合症?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68年的“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描述了人們在吃了某些亞洲食物之後感覺到的不適感。

中國菜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

味精通常被稱為味精,但最常被指責為中國餐館綜合症的原因,儘管數十年來大量研究未能證實“正常”量的味精會引起所聲稱的效應。

儘管大家都知道,在這一點上,大家都知道,西方便宜自助餐中大多數我們稱之為“中國食物”的東西並不像真正的中國食物 ,原始的和美國化的東西通常都含有大量的味精。

許多西方人因為後來的感覺而停止吃中國食物。 是的,中國食品中味精的含量通常很豐富,但您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味精被添加到西方經常食用的許多加工食品中。

中國餐館綜合症的症狀

人們在過多的中國自助餐之後有時會報告以下症狀:

中國餐館綜合症是真的嗎?

雖然許多人指著味精,但食品添加劑味精的倡導者聲稱,總體感覺不適是因為人們過分喜歡中國自助餐,常常混合在重油中煎炸的便宜和難以消化的食物。

實際上,所謂的中國餐館綜合症可能是由於食用過量的鹽(味精是鹽)而造成的,同時暴飲暴食常常是便宜的重食。

那些認為自己對味精過敏的人幾乎從不會在吃過含有味精的午餐肉或流行品牌湯之後就會有同樣的頭痛。 那些聲稱對味精敏感的人在食用其他谷氨酸鹽時很少出現問題。 谷氨酸天然存在於活細胞中,有助於給雞蛋,西紅柿,甚至是尖銳的奶酪帶來獨特的味道。

直到西方國家對味精的認識和不贊成增加之前,大多數美國食品公司悄悄地將味精添加到從湯類到沙拉醬的所有食品中。 現在消費者更關注標籤, 味精仍然被使用,但通常被隱藏在不同的名稱下,如“自溶酵母提取物”和“水解蛋白質”。

澳大利亞對71名志願者進行的一項研究確信他們對味精很敏感,他們給予了真正味精片和安慰劑的混合物。 給予真正MSG的受試者報告沒有不良影響,而給予安慰劑片劑的受試者報告了他們在食用中國食物後感覺到的相同綜合徵。

味精通過使食物的味道更具吸引力並影響人體的自然食慾抑制系統而顯示出增加食慾,因此中國餐廳綜合症的症狀可能僅僅是暴食重物的結果!

直到離開餐廳之後,你才意識到自己是暴飲暴食。

什麼是味精?

谷氨酸是一種天然存在於每種活的食物中的氨基酸,從蔬菜,肉類到母乳。 谷氨酸鈉是來自發酵谷氨酸的鈉鹽。 壽司海藻(紫菜),帕瑪森奶酪,蘑菇,甚至西紅柿都可以從天然谷氨酸的高水平中獲得其獨特口味。

味精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防腐劑,然而,它實際上是一種鹽,能夠平衡食品中已經存在的味道。 儘管谷氨酸鹽不是實驗室生產的,並且確實發生在整個自然界,但當它以味精形式用作食品添加劑時所消耗的數量並不自然。 味精本質上是一種製造的濃縮版本,它首先使某些食物的味道很好,並將這些食物加回去。

味精的支持者聲稱身體不能分辨谷氨酸鈉和天然谷氨酸之間的差異。 其他人則擔心過量的這種“天然”化合物對我們的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

也許不公平,谷氨酸鈉通常與中國食物有關。 但是味精實際上是在1907由東京大學的一位日本教授發現的。他將味精製成的鮮味命名為鮮味 。 2002年,科學家發現,我們的舌頭確實有特定的受體,因為谷氨酸產生的鹹味感覺,並正式添加鮮味 (鹹味)作為第五味,伴隨著甜,咸,酸和苦。

今天,味精被大量添加到日本,中國,韓國,印度和東南亞的食品和小吃中。 味精不僅從亞洲的許多7-Eleven小型食品中獲得食物, 高級餐廳定期依靠它。 即使大多數西方流行品牌在肉類,醬料和加工食品中使用增味劑。

MSG安全嗎?

關於味精安全性的爭論已經肆虐了數十年,使其成為歷史上研究最多的食品添加劑之一。 儘管世界上至少有60%的亞洲人口每天都有意地使用味精 ,但這個縮寫在西方幾乎已變成一個骯髒的三個字母的詞。 儘管西方人願意為聲稱不含味精的寵物食品支付更多的費用,但亞洲人購買五磅重的粉狀物質並將其撒入盡可能多的菜餚!

自1959年以來就對味精的影響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最終導致FDA,歐盟,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將味精列為安全食品成分。 歐盟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味精對於嬰幼兒和孕婦都是安全的。

通常情況下,許多研究都是由大型食品組織直接或通過遊說來贊助的,這些大型食品組織使用味精作為一種廉價的方式來贏得競爭對手的品味。

2008年,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將味精與肥胖聯繫起來,但2010年的一項中國研究揭示了這一發現。 後來有人認為,食物中增強的風味誘使人們暴飲暴食,味精引起的口渴常常用啤酒或含糖飲料中止,導致體重增加。 畢竟,味精是一種鹽。

另一方面,日本 - 味精的主要人均消費國 - 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預期壽命以及世界最低的肥胖率!

雖然氯化鈉(食鹽)並不總是天然來源,但它仍然被廣泛接受。 鹽也是導致心臟疾病的高血壓的主要原因 - 這是世界上死亡的主要原因。 味精實際上含有比食鹽低三倍的有害的鈉,並且在烹飪時需要比食鹽更少的味精。

在亞洲避免使用味精

當我在泰國清邁問過一家麵條供應商時,他為什麼在他的食物中使用味精,他只是回答說:“因為我必須。” 換句話說,所有他的競爭對手都使用味精來增強食物的美味,他被迫做同樣的事情來競爭。 味精出現在亞洲大部分街頭食品中 ,但你可以嘗試讓廚師不要添加它。

一些有機咖啡館和餐館老闆已經接觸到了西方的反味精潮流,現在宣傳“無味精”以吸引註重健康的背包旅行者 。 這可能意味著也可能不意味著他們的食物沒有味精。 即使他們沒有有意將味精添加到菜餚中,他們用來準備食物的許多配料和調味品(例如醬油,蠔油和豆腐)已經含有該物質。

味精通常在亞洲食物中代替鹽。 即使餐館桌子上的鹽瓶,絕對是醬油,也含有味精。 請參閱: 旅行者對亞洲食物的10個常見問題

儘管味精有時會成為許多旅行者經常遇到旅行者腹瀉的原因 ,但TD通常由食物處理不良和細菌引起。

味精在西餐

不要以為味精只用於亞洲食物。 許多西式小吃,罐頭食品,醬料,熟食肉類和湯含有味精作為增味劑。 如果你曾經吃過坎貝爾的湯,那麼你已經吃過味精。

在歐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谷氨酸鈉在食品標籤上顯示為“E621”。 美國食品標籤上不允許使用縮寫“MSG”。 食品製造商必須將添加劑標記為“味精”並將其列為不包括在“調味料和香料”中的一般成分。

真正相信他們對味精過敏的人最有可能對谷氨酸及其鹽總體上也很敏感。 含有以下物質的食物中可能含有谷氨酸:

水解蛋白質是已經化學分解成氨基酸的蛋白質,然後可以形成游離的谷氨酸。 游離谷氨酸可以與已經存在的鈉結合以在食物中產生味精;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法律並不要求食品標明含有味精。

從技術上講,食品製造商可以添加任何上述成分,讓味精自然形成,無需將其列為添加成分! 即使是針對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的“自然”品牌,也經常使用這些味精的朋友。

有趣的是,當沒有食物可以提升時,單獨食用味精味道不舒服!